三 昧 正 受 

 

   

 

  各位同修,各位善友,大家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藉這個機會,以關心的立場,談一些生命的主題

 

今天的主題,我們選擇比較輕鬆,但是又有一點嚴肅的主題來談,那就是佛教裡面所談起的三昧正受

 

 

 ¸.•*¨`*•°. ¸.•*¨`*•°.  ¸.•*¨`*•°.☆  ¸.•*¨`*•°.  ☆¸.•*¨`*•°.☆ ¸.•*¨`*•°.

 

 

 

IMG_2100-3  

 

 

 

¸.•*¨`*•°. ¸.•*¨`*•°.  ¸.•*¨`*•°.☆  ¸.•*¨`*•°.  ☆¸.•*¨`*•°.☆ ¸.•*¨`*•°.

 

 

 

這是個專有名稱,這個名詞在佛教的經典裡,到處可見。

 

所謂的三昧,我們引人世間一些的制度來做說明,可能會比較清楚。

 

我們在媒體上會發現,一些歌星,他的作詞、唱的方式,很受大家歡迎,但其學歷背景其實是醫生,有的則是工程師、博士、文學家或是各方面學有專精的傑出人士

 

由此說明中發現,我們對於一個歌星,若他本身是醫生的立場,我們一樣尊稱他為「醫生」,同樣尊稱他是「博士」

 

這種立場,在人世間的制度裡是被尊重的,不只被尊重,這是人權所在。

 

所以,僅管他是歌星,但無論他到那裡,山上、海邊,不管是在旅程上、旅途上,或者是在任何環境裡面,只要他出現,有必要時,他都可以做急救的工作

 

因為他並沒有失去醫生的專業,以及醫生這個角色在其人生中的地位,所以,像這樣不變的立場、不變的身份、不變的專業,雖然這個人目前並沒有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其專業的背景不變,我們稱為「三昧」,是被尊重的。

 

 

佛教對這方面的說明,例如:我們對阿羅漢是尊重他也有三昧的專業,我們對菩薩也尊重他有三昧的專業,對一切如來,亦是尊重其有三昧的德號、名稱

 

像這樣的方式,在佛教裡面、尤其在經典裡面,處處都可以看到這些名稱,雖然名稱的內容不同,有很多不同的三昧

 

但是原則上,只要是正統的佛教,只要是學到正面佛教的教義,我們都可以得到三昧的利益,名稱叫做「三昧正受」。

 

 

¸.•*¨`*•°. ¸.•*¨`*•°.  ¸.•*¨`*•°.☆  ¸.•*¨`*•°.  ☆¸.•*¨`*•°.☆ ¸.•*¨`*•°.

 

以這個來做比喻的話,有同修問:

 

「上師,是否可以引一個就在上師身上,更清楚、更明白的例子來說明?」

 

 

 

我學佛的過程,乃從顯教到密教。

 

在顯教當中,所有的學習,都是隨因緣而學習。 到了密教之後,我才有一個系統的學習

 

這個系統是依我的老師、我的上師,在悟光上師的座下,學習四度加行,而後灌頂成為阿闍黎。

 

這個制度,是從一千多年前之真言宗,一直到弘法大師,一直傳承至今天,不變的

 

所謂三昧耶的過程,所必須經過的流程,有了這個流程以後,我本身的阿闍黎立場,是我這一生的三昧耶

 

我的提倡雖與我師父的光明流有所不同,但是我並不因為沒有說明光明流、介紹光明流,而改變這個阿闍黎的立場

也就是說,我不違背灌頂以後的三昧耶。

 

類似這樣子的例子,在光明流,以及所有的普賢流所灌頂下來的阿闍黎,都不會改變他們阿闍黎的身份,沒有任何人世間資格消失的制度

 

例如有人開玩笑,這位校長,有校長的資格,但退休以後,校長的資格就會被取消,並沒有這樣子開玩笑的方式。

 

又如,在佛教裡的制度,比丘、出家眾受到三壇大戒以後,不管他有沒有講經說法,不管他有沒有在媒體上出現,他都是比丘、都是比丘尼,他都是法師,這個身份這一生永遠不變,除非他自己不要這個受戒的內容,違背受戒的戒律

 

所有一切如來,他們也是一樣,只要受過三壇大戒,他們都會尊重這位受戒旳比丘、比丘尼,尊稱其為「法師」

 

這是不變的教義,這個叫做三昧耶

 

 

同樣的,假使說有的人認為,上師本身雖然得到光明流悟光上師的灌頂,但是往後自己拓展的是「普賢流」,是否其阿闍黎的身份會取消,或是會消失?

 

我要告訴各位「不會!

 

這是一切如來共同維護、護持的阿闍黎,所以,我們普賢流只要不違背教義不違背大日如來大日經、金剛頂經的教義不違背大悲所有一切三寶、救渡眾生的教義,這個三昧耶永遠是存在

 

不只是我是存在的,改變不了這個阿闍黎的身份,即便往後生生世世我到任何的國土,同樣受到一切如來的加持

 

也因為有這樣子的利益,所以我們勸導同修們,勸導所有佛教的三寶弟子,這一生希望能夠學佛,得到三昧耶的教義

 

因為唯有佛教的教義,有三昧耶絕對的執行力

    不是佛教的教義,就沒有三昧耶的執行力。

 

 

¸.•*¨`*•°. ¸.•*¨`*•°.  ¸.•*¨`*•°.☆  ¸.•*¨`*•°.  ☆¸.•*¨`*•°.☆ ¸.•*¨`*•°.

 

 

如同有些人說改個姓名就會好運,這種說法在佛教裡是不具有三昧耶絕對的效力的,所以再怎麼改,沒有往好的,沒有往專業的常識不懂得為人的道理,任何事情可能都不會成功

 

所以佛教教義本身,不管是二乘、不管是大乘,或者是一佛乘,都具有三昧耶的教義

 

可以這樣子說,只要有三昧耶的立場,才是正統佛教的教義。

 

所以我們目前發現很多的團體,一方面喜歡佛教、一方面喜歡沒有三昧耶教義的說明方式

 

例如說:今天要過好日子,過得輕鬆、愉快、有福報、有機會、有貴人,他就覺得今天必須何時出門、何時入門?何時該穿何種衣服?穿什麼顏色的可以招財可以進寶?

 

各位要瞭解,佛教裡面沒有這種說法,也就是說,這種說法沒有三昧耶絕對的執行力。

 

這種說明方式,在我們目前的慈善團體裡很盛行,在我們宗教界裡很盛行但是我們要告訴各位,學術是絕對的自由,每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來學習,來做為這一生生活價值的根據。

 

但是假使要尋求真理,心靈真實得三昧耶真理的話,那就是一定要跟隨佛陀的教義,跟隨大乘經典的內容來做研習,或者是跟隨在佛教界裡很多傑出的法師、很好的尼師來學習,比較可靠

 

因為這樣子的方式,各位他們的開示或講解裡面,我們可以得到三昧耶的佛法,這是我們重視三昧耶的原因之一,這個三昧耶的內容,從一切如來,一直到菩薩、一直到阿羅漢,所有佛教體系裡的聖賢,都有自己的三昧耶。

 

1834-2  

 

 

例如:大日如來也有大日如來的三昧耶,它的名稱就是法界三昧

 

這個三昧的範圍很廣,非常的廣像法華經有法華三昧,像阿羅漢有空三昧、 相三昧、 一行三昧等好多好多...慈悲三昧、般若三昧,有很多的三昧。

 

這個三昧是我們生命得到解脫、自由自在、無量福報、無量智慧的根據。

 

這個三昧耶從我們人世間的制度來說,是一個人這一生的身份,他的經歷,也是他的成就,但從佛教重視生命的立場來說,三昧耶就是我們生命的身份。

 

就如同觀世音菩薩,的生命祂的三昧耶,這是祂的身份,所以不管觀世音菩薩到任何的地方,他顯現的是任何一種身,例如在經典裡,是童男、是童女或者是比丘、比丘尼或者是男生或是女生或者是天上、或是人間或者是天王、天大將軍身或者是菩薩、或羅漢或者是如來....

 

任何的應化、任何的表達,本身都不離三昧耶,永遠都是觀世音菩薩的本質,這個就是三昧耶。

 

佛教特別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應該要有一個自己的三昧耶做自己、表達自己的如來表達自己的菩薩道表達自己的解脫表達自己的大福報表達我們自己在這一生中可以接續以往累世的善根。

 

六祖慧能,本來出身於比較偏僻的地方,比較不文明的環境裡,但是他面對他的師父時,六祖慧能說:和尚的身雖然高貴,我雖是比較卑賤的身體,但是從生命的立場來說,我們是平等,這個平等永遠沒有辦法讓任何制度來改變

 

也就是說這種平等,在人世間是被尊重的,在人世間成為華麗的精神依據。

 

 

1-130513-3  

 

 

 ¸.•*¨`*•°. ¸.•*¨`*•°.  ¸.•*¨`*•°.☆  ¸.•*¨`*•°.  ☆¸.•*¨`*•°.☆ ¸.•*¨`*•°.

 

 

在我們的生命裡面,這種平等的立場是生命與生命之間所謂美好的美德互相之間觀摩的依據。

 

所以,佛陀在成佛後說了一句非常值得我們玩味、思惟的一句話,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也因為這樣子的說明方式:一切生命本身與如來沒有兩樣因為本質就是三昧耶,本質就是我們生命的尊嚴,這樣的說明方式,乃佛教教義可貴的地方,讓我們可以清醒、回歸覺悟,享受自己生命的依據

 

所以,所謂的三昧耶,它本身對社會非常重要、對於每一個人非常重要,對於學佛者更是重要,非要達到三昧耶不可

 

所以,任何的佛教團體,只要是善知識的領導,好的師父的領導,他都會引導我們進入三昧耶的意境,讓我們這一生得到自在解脫的意境

 

 

 IMG_2062-5  

 

 

¸.•*¨`*•°. ¸.•*¨`*•°.  ¸.•*¨`*•°.☆  ¸.•*¨`*•°.  ☆¸.•*¨`*•°.☆ ¸.•*¨`*•°.

 

 

 

arrow
arrow

    ✿ 花 菓 分 享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